疼痛也是病!是身体的求救信号,你的苦忍,可能会害了你!

  

  疼痛也是病!是身体的求救信号,你的苦忍,可能会害了你!

  平常生活中,仿佛谁都有痛的时候。头痛、腰痛、腿痛、肩颈痛…

  特别是上了年纪,疼痛就成了日常,当疼痛来临时,你是否咬一咬牙就忍过去了呢?有时候出现疼痛症状,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在临床医学上

  通常把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慢性疼痛经常反复发作,造成身体和心理不适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对待疼痛哪些误区要警惕?

误区一:长期忍痛

  长期忍痛会导致简单的疼痛变为神经病变,甚至造成原发性痛觉过敏(外周敏化)。一旦发生疼痛,对疼痛的耐受力越来越低。

误区二:疼痛善伪装

  易被误诊疼痛善于伪装,很多疾病的病程前期如果没有其他伴随症状,易误诊为相应部位伴疼痛的其他疾病。

  ①带状疱疹皮疹出现前的疼痛,若表现为胸痛,可能会被误诊为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

  ②心肌缺血或缺氧引发的上腹部疼痛,可能会被误诊为胃肠炎、胆囊炎或胰腺炎等疾病。

误区三:网上就医

  疼痛的病因不明且复杂,如果擅自在网上查康复动作甚至用药,可能会延误病情,切勿盲目跟练。

误区四:按摩店揉揉

  很多人都觉得疼痛揉一揉就好了,殊不知近些年推拿按摩店泛滥,按摩师的资质参差不齐,不规范的推拿按摩也很容易造成二次损伤,同时造成疼痛疾病类型不一样(如急性损伤),如果有慢性肌肉劳损,还请到医院进行正规的康复评估。

误区五:岁数大了疼痛正常

  很多人认为,上了岁数,身体就会有很多退行性病变,有疼痛很正常,不会主动就医,其实任何年龄段身体出现疼痛,都是有问题的,若不及时就诊,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也可能错过早期治疗的黄金期。

误区六:难以准确描述疼痛,影响诊断时机及准确性

这几种疼痛不能拖!

  有些疼痛可能是疾病的信号,也有些疼痛本身就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出现疼痛千万不能忍,

  尤其是以下五种疼痛,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排查。

持续性头痛

  经常性头痛且服用止痛药治疗无效,可能是偏头痛、颅内压异常或脑血管病变的先兆。

▷ 颈肩部疼痛

  除颈椎问题外,还可能是心绞痛引发的心前区转移性肩部疼痛,需要积极检查。

▷ 慢性腰疼

  长期的腰痛后期可能发展为不能忍受的腰痛和下肢的放射痛,甚至丧失一部分或全部行动能力。

▷ 关节疼痛

  关节磨损虽属自然规律,但持续的关节疼痛可能预示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全身性疾病的侵袭。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晚期可导致足部溃疡甚至截肢,需引起重视。

▷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为自发性的、深在性疼痛跳痛,以及刀割样或者电击样的疼痛,疼痛的程度往往随着年龄增大而加剧,常影响心理健康,需特别关注。

身体不同部位出现疼痛,应如何对症挂号?如何向医生说清楚你的“疼”?怎样做可以缓解疼痛?一组图,告诉你。

预防疼痛的措施有哪些?

①  持续性头痛

  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学会减压放松,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关注基础疾病的管理。

②  颈肩腰背痛

  纠正不良姿势,定时进行身体活动加强颈部、肩部和腰背部的锻炼,避免重物提举不当造成损伤。

③  慢性腹痛

  注重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定期进行胃肠道健康检查是关键!

④  关节疼痛

  控制体重,选择适合的低冲击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加强关节保暖,及时就医治疗。

⑤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加强锻炼、清淡饮食、增强抵抗力。一旦感染带状疱疹,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