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警惕 || 千万别让血栓找你麻烦!打牌、刷剧久坐不动是诱因→
刷抖音、刷剧、打牌、长途旅游,再搭配高盐、高脂肪、高蛋白美食的过量摄入是很多人“十一”假期的“王炸”休闲套餐。
然而 ,每每长假过后都是疾病的高发期,由于不节制的饮食,长时间久坐的休闲方式,可能会让您惹上一种极其危险的血栓,而这种危险的血栓,还有可能脱落顺着静脉血管,一路回流到心肺上,引发致命疾病“肺栓塞”,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为何节后容易引起肺栓塞的高发?
长时间久坐,下肢不动,静脉血液回流慢,就容易产生血栓,这也是我们俗称的“牌桌综合征”“经济舱综合征”。
血栓会附着在血管壁上,导致血液瘀滞,也会顺着静脉血管一路回流到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从右心室打到肺里面。
由于肺内血管细小,血栓最后必然会堵住肺部血管,一旦肺部血管被大面积的血栓堵住了,患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紧急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更可怕的是只要患者下肢深静脉有血栓,就会刺激更多的凝血因子在该处聚集,形成更多的血栓。
血管里流动的血液怎么会形成血栓?
血液形成血栓是我们人体特别重要的一种机能。当我们人体受到创伤,身体就会展开凝血机制,帮助伤口愈合,当伤口修复后,身体又会启动溶血机制,把血凝块再溶掉。
当身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这个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不断形成血凝块:
1、血管壁的损伤:由于炎症、“三高”、年龄等因素,会导致我们的血管壁出现损伤,一旦血管壁出现损伤,就比较容易形成血栓。
2、血液瘀滞:静脉内皮细胞养分来自血液,血液瘀滞回流不畅时,不能及时回到心肺进行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交换,血液本身的养分就会逐步被消耗,同时会导致静脉内膜缺氧,引发血栓。
3、高凝状态:部分药物会让血液产生高凝状态。
哪些人是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
1、 久坐不动的人
4个小时久坐不动就会导致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建议每隔40分钟,久坐的人群就需要站起来活动几分钟。
2、肥胖人群
因为肥胖会导致心脏的负担增加,导致血液循环减慢、瘀滞,形成血栓的风险较高。
3、老年人
老年人群运动少,血液容易瘀滞。同时血管壁的健康状况也在降低,这类人群预防血栓就尤为重要。
4、肿瘤患者
恶性肿瘤细胞会分泌一种物质,导致血管里的血液容易凝集,如果能有效防控血栓,患者可以带着肿瘤生存更长的时间。
5、静脉曲张患者:
有静脉曲张的患者,得血栓的概率比没有静脉曲张的病人高一倍。
6、口服避孕药的人
避孕药的机理是让血液成高凝状态,不让受精卵着床,对于高血脂的女性来说要慎重选择口服避孕药。
怎么预防血栓?
1、少吃“四高”饮食
高糖、高油、高脂、高盐的饮食,可以说是血管的头号天敌。它们增加了高血压的风险,也容易导致胆固醇、血脂等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有助血管健康,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
3、踝泵运动
就像踩缝纫机的动作。向上勾起脚尖,让脚尖朝向自己,维持10秒左右,之后再伸脚尖向下,保持10秒左右,循环反复地屈伸踝关节,让小腿肌肉被动进行收缩,促进血液的流动。
4、多饮水
身体在缺水的状态时,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每天最好补充1500-2000毫升的水。
养成良好饮食、作息生活习惯,大大的提高预防疾病的抵御力,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