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预警|中伏天警惕这些疾病,教你从容应对!
进入伏天,气温越来越高,热在中伏,随着中伏天的到来,不少人都体会到了高温 “烘烤”带来的煎熬,出门5分钟就能感受到暴汗淋漓、黏糊糊的闷热感,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从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来看,未来几天广州市将迎来大量降水,湿热天气还将持续,泰成逸园医院在此提醒大家,高温炎热,警惕下列疾病!
高温中暑
夏日炎炎雨水交集,使得高温高湿,且持续的高温天气会增加人体的疲劳感和热应激,使人易怒。同时,高温热浪使人体产热增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极易发生中暑。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①先兆中暑
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头晕头痛、口渴乏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高。
②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表现比先兆中暑症状更为严重,体温升至38.5℃以上,同时出现大汗、面色潮红、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快速等症状。
③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面色苍白、头痛、恶心、低血压、眩晕、昏厥等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体温不超过40℃;
高温来袭,要注意防暑降温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避开高温环境,合理选择户外活动时间,如果必须从事高温户外作业,要合理安排班次并且加强通风降温设施的布置。
②及时补水,要定时定量补充水分,不能等到口渴再喝水,在进行可能引起大量出汗的活动或工作时,可以饮用淡盐水或运动型饮料以补充电解质。
③选择适宜衣物,穿着透气轻薄的衣物有利于散热,外出工作时多备一套衣物,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物。
④提高健康意识,关注自身健康情况,如有不适,及时采取降温措施,症状严重时立即就医。
心脑血管病
气温稳步迈上35℃+,在高温、高湿影响之下,全身血管扩张,人体大量出汗,血液变黏稠,导致脉搏加快,心脏负担加重,会使人会感到胸闷气短喘不上气……对脆弱的心脑血管来说,增加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的“高危时刻”,心脑血管病患者注意以下几点:
①控制血压,高温天气下血压可能有所下降,此时不能自行减药,要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②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高热量、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降低血液粘稠度。
③合理使用空调,空调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室外活动结束后不要直吹空调。
④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心态保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睡眠,选择凉爽时进行低负荷的体育锻炼。
空调病
炎炎夏日,大家恨不得24小时空调待在空调房里,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舒适,但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再加上空气不流通,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这就是空调病。
特别是女性、老人和儿童、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就需要特别注意,预防空调病可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加强通风,开空调时可每隔2~3小时开窗换气,定时关闭空调,保证室内有新鲜空气。
②合理设置空调温度,空调设置温度与室外温度之差在5-8℃为宜。
③做好空调清洁工作,定期对空调进行清洁消毒,防止微生物滋生。
④加强个人防护,避免空调出风口直对身体吹风,睡觉时盖薄被,外出活动时先在阴凉处过渡片刻,防止身体冷热骤变。
胃肠道疾病
天气炎热,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加快了食物的变质和腐烂,使得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快速繁衍,同时各种海鲜、烧烤、水果、凉拌菜、冷饮统统被“安排”上,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这就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想要预防病从口入,以下几点您可要关注:
①注意食品卫生,在正规的市场、超市等平台购买新鲜的食品,并且选择正确的储存方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引起微生物滋生。
②合理饮食,减少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道负担。
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烹饪前和吃饭前要洗手,在外就餐时,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馆。
④规律作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熬夜,保证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
泰成逸园医院温馨提示
三伏天被形象的称为“桑拿天”,虽然高温高湿,但只要我们从容应对,做好预防措施,科学预防,警惕这些疾病,为健康筑起坚固防线,远离疾病,畅享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