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宫颈癌不可怕,做好“三级预防措施”可有效阻断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2015年全年新发子宫颈癌病例为11.1万,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的6.24%,死亡病例为3.4万。居高的数据,让许多女性谈之即色变。那么,究竟该怎么预防呢?

适龄女性需接种HPV疫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陈春林介绍,子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50-55岁,但是,所有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都需要警惕,尤其是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16岁)、多孕、多产、性传播疾病、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尤为需要注意。他表示,目前在绝大多数的子宫颈病变和子宫颈癌组织中发现有高危型HPV感染,其中约70%与HPV16和18型相关。通俗的理解就是,子宫颈癌与HPV息息相关。

  据了解,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启动《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其中内容指出到2030年实现下列目标,将使所有国家走上消除子宫颈癌的道路:(1)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接种;(2)70%的妇女在35岁和45岁之前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3)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90%癌前病变阳性妇女得到治疗,90%浸润性癌病例得到管理)。

  陈春林介绍,目前HPV疫苗包括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及九价疫苗,三种均覆盖了以上所说与子宫颈癌相关最常见的16及18型两种高危型HPV。根据最新发布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特别是17岁之前的女性;同时推荐27-45岁有条件的女性接种HPV疫苗。

【科普】宫颈癌不可怕,做好“三级预防措施”可有效阻断

接受科学治疗有助提高生存率

  万一发现得了子宫颈癌怎么办?陈春林表示,如果筛查的过程中结果有异常,应及时就诊并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从HPV感染,发展到子宫颈病变,再进展为子宫颈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多数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他表示,如果真的发现得了子宫颈 癌,患者需要积极面对,子宫颈癌经过规范治疗后,早期的子宫颈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子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为主,化学治疗为辅,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早期的子宫颈癌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分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年轻的患者可以据此保留卵巢及阴道功能,甚至有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能。子宫颈癌的手术需要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陈春林表示,目前南方医院的创新性开展数字化三维重建及术中导航技术可在手术前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数字化三维模型的重建,让手术医生对每个患者的情况一目了然,并且在手术中进行同步导航,减少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手术安全保驾护航。

  此外,陈春林提醒大家,第一:子宫颈癌虽然是妇女同胞的一大杀手,但是我们目前有以HPV预防性疫苗接种作为一级预防,规范子宫颈癌筛查,早期发现子宫颈病变为二级预防,及时治疗子宫颈高级别病变为三级预防,完善的三级预防体系,层层阻断子宫颈癌的发生。第二:女性接种HPV疫苗后也并非一劳永逸,同样要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如果您是21岁以上已有性生活的女性,推荐每3年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到了30-65岁,推荐每5年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联合检查;如果您已经过了65岁,并且既往筛查都没有问题的话,就不需要继续做筛查了。第三:宫颈癌只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效果好。第四:选择专业且有丰富经验的医院及专家进行治疗,接受子宫颈疾病(癌)全程管理中心,才能为患者做到预防--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后随访、康复、健康指导等一条龙服务。